哺乳期最容易得乳腺炎,因为身体还处于虚弱状态,乳汁容易淤积等各种情况导致,所以“乳腺炎”三个字也是妈妈最害怕的三个字,都不愿意与它沾边。那么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是什么样子多呢?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好呢?
一、哺乳期乳腺炎症状
1.淤积性乳腺炎
发生于产褥初期(常在产后1周左右)。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,易致乳汁淤积,未按时排空所致。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,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(38.5℃左右)。检查乳房胀满,表面微红(充血),压痛,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。但如不及时处理,被新生儿用力吮破,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。因此,须将多余乳汁排空,并注意乳房清洁。
2.化脓性乳腺炎
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房感染所致。如前所述,产后乳汁淤积,如不及时排空,易致感染。细菌侵入乳腺管后,继续向实质部侵犯,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。
二、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
哺乳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,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: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。哺乳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,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,发病多在产后3-4周,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、肿、热、痛,局部肿块、脓肿形成,体温升高,白细胞计数增高。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,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。
三、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
1、早期的乳腺炎处理以通乳为重点,抓住早期有利的处理时机,控制病情的发展。选择中药的处理一般以疏肝清热、通乳消肿为主。按摩通乳的方法,双手自乳房基底按摩,缓慢向乳头方向挤压推进,按摩的用力程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尺度,在按摩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,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。
2、中期肿块处理重点消散肿块、避免化脓传染,很多病人失去早期处理的有利处理时机,形成了炎性肿块,多与早期大剂量抗菌素使用有关。中药以疏肝清热、活血消肿散结为主。可做热敷进行辅助处理,局部热敷能起到消炎镇痛效果。
3、后期的的病情较为严重,重点为排脓引流、促进愈合。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者行手术切开排脓,引流后均在2周内处理。排脓应到医院进行手术切开引流,切口要根据脓肿的位置以及考虑美容效果,选择切开方式和位置。
乳腺炎也分好多种,淤积性乳腺炎将多余乳汁排空,并注意乳房清洁就会好些,化脓性乳腺炎相对就会严重一些了。早期的乳腺炎处理以通乳为重点,抓住早期有利的处理时机,控制病情的发展。